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图片新闻
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——赞!26位农民工喜提工资120万余元!
  发布时间:2021-08-20 17:10:53 打印 字号: | |

    8月18日,26位农民工来到宽甸法院,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,从执行干警手中领回了总计120万余元的工资。领款现场,大家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:“太感谢宽甸法院了,要不是法官尽职尽责地为我们讨薪,我们原本都不抱什么希望了!十多年了,工资终于拿回来了!”

事情还要从十二年前说起,2009年5月,杨某等26位农民工为某矿业公司提供劳务,在完成相关工作后,该公司却一直拖欠工资未曾支付,总计120万余元。杨某等人多年索要工资未果,于2019年7月申请了劳动仲裁,该公司以停产多年为由拒绝履行仲裁裁决,2020年3月,杨某等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

考虑到被执行公司曾为本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,如果直接采取拍卖厂房、扣押设备等传统执行手段,可能会导致企业因生产资料缺失而难以恢复经营。因此,执行法官没有就案办案机械执法,而是努力寻求既不影响企业发展又能尽快还款的“最优解”。法官多次联系被执行公司负责人,以生动的案例向其阐明,如果法院强制执行,不仅有损公司形象,甚至可能会导致公司破产,希望他能主动履行还款义务,积极筹措资金,法院会在依法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的同时,最大限度降低对被执行人的不利影响。

经过法官的反复劝说,被执行人于今年3月30日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,承诺将尽快变卖公司的6000余吨矿石,努力还清欠款。在双方当事人一起寻找买家的同时,法官也帮忙多方发布信息,“拉生意”卖矿石,为了尽快促成交易,还多次带有意向的买家前往实地看货。8月中旬,在执行法官的帮助下,最后一批矿石顺利出售,被执行人终于凑齐了全部案款,由执行局统一发放到申请执行人手中,本案顺利化解。 

宽甸法院法官秉持着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,在致力于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、撑好农民工维权“保护伞”的同时,积极帮助企业提建议、想办法,做好服务企业的“店小二”,护航企业渡险破难,助力营商环境持续向好,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贡献了司法力量。


 

 

 

 
责任编辑:研究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