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法官,我现在已经出狱了,跟我老婆过得很好,千言万语也难表达我的谢意,感谢你们帮我守住了我的家庭!”近日,宽甸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接到了这样一个电话,当事人一再向法官道谢,表示自己已经和妻子破镜重圆、和好如初。
事情还要从一年前说起
该起案件的原、被告均60多岁,2021年,被告因刑事犯罪,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,原告一时无法接受,一纸诉状递到法院,诉请与被告离婚。考虑到被告在狱中服刑,离婚容易引起其思想波动,不利于其改造,而且法官在与原告的沟通中了解到,双方子女均已成家立业,虽然二人在生活中经常因琐事争吵,但还没有到感情破裂的地步,此次原告提出离婚,只是想通过起诉震慑对方,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改掉恶习。
一封信被递进看守所
因疫情防控工作要求,法官与看守所进行了沟通,通过看守所将原告的起诉材料和一封法官手写的信交到了被告手中,信中,法官不仅向被告释明法律的相关规定,同时希望他能够认真思考二人的婚姻关系,袒露心声,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。
法官收到这样一封回信
几日后,法官收到了被告的回信。被告在信中说,自己因一时犯错,受到刑事处罚,既对不起妻子,也对不起子女,已经深刻认识到了错误,如今他马上就要服刑完毕,以后一定与原告好好生活,希望法官能帮忙调解,恳请原告再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。
收到信后,法官经过研判,认为双方有和好的可能,“劝和”是最佳方案。在与原告的沟通中,针对双方矛盾的症结所在,法官从夫妻感情、家庭环境、子女意见等多角度出发,对原告进行思想疏导,同时告诉原告,被告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他十分珍惜这段四十多年的感情,承诺出狱后改过自新,和她好好生活。在法官耐心的劝导和安抚下,原告冷静下来,决定再给被告一次机会,撤回了起诉,案件得以圆满解决。
在电话回访中,承办法官得知被告刑满,已回归家庭、回归社会,法官内心倍感欣慰,在电话中勉励被告要做个守法的好公民,做一个关爱妻子、关心儿女,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一直以来,宽甸法院发挥家事审判调解优势,贯彻“柔性司法、亲情修复、多元化解”的工作理念,积极探索新型家事审判工作机制,延伸司法服务职能,努力为人民群众解决好家事心事,守护万家灯火阑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