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起民事案件的被告李某将一面写着“亲民法官 亲民诉讼 耳疾诉者 至诚感动”的锦旗送到了宽甸法院民二庭法官董妍手中。胜诉方给法官送锦旗的例子不胜枚举,但是败诉方给法官送锦旗致谢的却凤毛麟角,到底发生了什么呢?
李某是宽甸镇一处商业用房的所有权人, 将房屋租赁给林某用于经营超市,租赁到期后林某未将房屋归还,李某诉讼至法院,宽甸法院依法判决林某支付逾期租金和利息。后林某起诉李某,要求其返还超市内牌匾、卷帘门窗、锅炉及附属设施。
承办法官董妍接手案件后,在与双方当事人沟通过程中,发现李某因年事已高,又患有耳疾,沟通交流存在困难。为确保法官“说”得清楚,当事人“听”得明白,一场特殊的庭审开始了......“原告,这个声音能听清楚吗?如果听不清楚请及时示意,书记员会拿纸笔写给你看。”了解到大爷识字后,法官放缓语速,提高声调,嘱咐书记员辅以文字帮助讲解。因涉及门窗牌匾等多项设施,均需逐一举证质证,法官与书记员耐心细致地一遍又一遍地提高音量向李某讲解,让李某充分了解对方答辩意见,准确接收信息,努力消除诉讼障碍。庭审持续了5个小时,被告席上叠放着一张又一张写满文字和数字的纸,宣判时,双方均对判决表示认可。判决生效后,李某作为败诉方立即履行了法院的判决,并送来锦旗表示感谢。司法为民不是一句口号,必须身体力行。近年来,宽甸法院始终坚持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承诺,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加细致专业的司法服务,以“司法关爱”助推“诉讼无碍”,让弱势群体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与力量。
司法为民不是一句口号,必须身体力行。近年来,宽甸法院始终坚持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承诺,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加细致专业的司法服务,以“司法关爱”助推“诉讼无碍”,让弱势群体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与力量。